编者按:4月以来,美国政府在关税方针上的“过山车式”操作引发全球震动,我国转口交易面对史无前例的变局。不确定要素猛增之际,我国外贸企业亟需考虑三个问题:当传统转口交易通道受阻,该怎么打造“升级版”供应链系统?中企该怎么下降对美商场依靠,拓荒非美商场?当美国将关税战与科技封闭叠加,出海企业又该怎么在合规运营与技能包围间找到平衡点? 在此布景下,调查者网连线《海外征途》商业丛书作者、前华为中东、北非、拉美、东南亚大客户群事务负责人达尼,深度解析中企在关税高压下的破局之道,为企业供给可落地的战略途径。
【对话/调查者网 郑乐欢,收拾/廖一恒】
加速多元化布局,下降运营危险
调查者网:美国的对华关税首要发生的影响聚集于我国对美出口较大的几个范畴,比方机电类产品(占我国对美出口9%)、纺织服装、新动力(如电动车、锂电池)等,您以为现在这些范畴都遭到的关税冲击怎么?行业界对美国关税方针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达尼:我以为首要需求对这些企业进行一个简略的分类。
第一类便是机电类企业。在机电及高科技范畴,我国自有品牌企业大多在前几年已脱离美国商场或未进行布局。以新动力轿车为例,除比亚迪因电动大巴事务(大巴车不属于乘用车)成为特例,其他自有品牌乘用车企业简直未进入美国。ICT(信息与通讯技能)范畴的通讯企业状况相似。因而,关税战对这类自有品牌高科技企业出口影响极小。
另一类受关税战冲击较大的是接受美国品牌商订单的配套商。这些企业出产的往往是中间件或被集成产品,例如部分前往墨西哥设厂、不以我国自营品牌示人的企业。像在美国设厂为美国轿车行业配套的企业,以及曾为美国品牌商供货的宁德年代等,其美国商场份额都面对缩小的局势。也便是说,以美国为首要客户的品牌配套企业遭到关税的影响显着。
不过,科技企业中,在与美国前期比赛中受镇压的企业,对美国商场依存度已大幅下降,新动力轿车企业出海也鲜少挑选美国,关税战对它们影响有限。在OEM厂商(代工出产厂商)层面,这种分解会愈加显着。其间,高度依靠美国厂商且未转型的企业受冲击最大。而具有商场灵敏度的OEM企业,有的向自有品牌转型,有的开辟非美国商场,经过涣散商场布局下降危险,遭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企业拟定年度规划时,涣散危险、防止“把一切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已成为重要战略。
需求指出的是,其时受关税战较大影响的企业,其间有一部分,是在前两年中美对立中仍抱有幻想、深陷途径依靠,对美国商场依存度过高且未及时调整战略的企业。与之构成比照的是,部分曾接受美国品牌方订单的OEM科技企业,凭仗对世界标准的把握,成功转型为自有品牌,并活跃开辟非美商场,现已取得了较好的展开效果。
终究便是衣帽裤袜等传统品类方面,受冲击最严峻的是过度依靠Temu、希音等跨境电商渠道,且将美国作为中心商场的企业。这类企业因途径依靠严峻,若无法快速习惯非美商场,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面对较大压力。
4月2日,特朗普签署一项行政令,美国自5月2日起中止从我国内地和我国香港输美小额包裹的免税待遇,即正式撤销了800美元“小额豁免”关税方针。
此外,即使是我国自有品牌的整机厂商,或是已提早布局的企业,若不能及时找到代替美国的商场,同样会遭到较大影响。地点其时局势下,我以为我国企业需求活跃寻求多元化商场布局,下降单一商场依靠带来的危险。
调查者网:美国总统四年一换届、两年一次中期推举,因而美国的方针动摇非常大。可是,部分企业关于美国商场或许有一种“熬一熬就曩昔”的心态,将关税战视为短期趋势。您怎么看待这种心态?它与企业对美国商场的途径依靠是一回事吗?对我国企业在美国商场有何影响?
达尼:我以为本质上仍是途径依靠,由于企业在过往成功后进行革新是需求面对巨大压力的。一般来讲,做企业应聚集本身可控的工作,尽管进步可控性意味着本钱添加,但自2018年起,我国在部分范畴已朝着这一方向展开。规划越大的企业,越重视展开确实定性,不会高度依靠单款爆品或单一商场,而是经过多元化布局完成“国泰民安”。
大企业的优势在于能够将外部危险转化为内部危险。面对商场动摇,老练的企业可凭仗内部管理机制、战略决策调整以及供应链的延续性,在危险中腾挪,用内部管理对冲外部危险;而小企业好像大江大浪中的一叶扁舟,抗危险才能弱,部分曩昔靠命运展开的小企业,仍对外部商场抱有等待。这类小企业若不快速开辟非美国商场,将在此次冲击中面对筛选,或遭受持续性损害。
关于美国方针的动摇性,其实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存在政府换届后商场呈现动乱的状况。如斯里兰卡、尼泊尔、印尼和其他非洲国家在大选权利交代时,企业一般会挑选张望,由于新政权或许推翻原有方针,也或许坚持战略延续性。
但美国当下的方针动摇到达了史无前例的程度。其巨大的经济体量,使得方针动摇带来的影响远超其他国家,本源在于美国国内两种思潮的极度撕裂,这并非单一政府或个人的问题,左右之争已处于极点剧烈状况。
美国推广的关税方针具有两层目的:一方面旨在处理国内债款问题,对全球施行,我国只是其间受影响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存在针对我国的目的,两层压力叠加,进一步加重了商场危险。
在此布景下,高科技企业首要感知危险,早早进行全球商场布局。关于其他企业而言,有必要投入很多精力开辟非美商场。其时“全球减一”(即美国重回孤立主义下,由世界其他国家组成的全球化交易规矩)概念备受重视,也反映出企业应对美国方针危险、寻求多元化商场布局的趋势。
调查者网:关于大部分国家而言,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方针进入90天暂缓阶段。您曾说到,这一任期即使我国企业在他国设厂,美国也或许经过股权穿透对中企进行约束。结合其时关税状况,您怎么看待我国的转口交易局势?
达尼:就我个人的调查来说,特朗普政府发布“对等关税”方针时,不少在东南亚的企业及物流从业者其实是有表现出必定程度的惊惧心情。此前相似方针冲击下,曾有在当地建厂的企业倒闭;而在2018到2022年间,部分企业经过转口交易获利,但跟着外部环境改动又堕入亏本、撤资。2023到2024年,受出海热潮推进,又一批新企业投身海外,呈现出持续有企业测验海外设厂的态势。
从关税实践征收的视点看,美国的这种高关税方针实践上是缺少可持续性的,由于全球大都区域均匀关税率只在5%到6%左右,终究关税会在博弈中到达新的平衡。
但需求清晰的是,这种关税动摇不会改动大趋势。美国的中心诉求是调整交易格式,推进制作业回流,并严厉约束我国企业经过第三国转口或制作。例如,美国早已重视我国轿车企业在墨西哥设厂、光伏企业布局东南亚等状况。美国不同政府虽采纳的手法有所差异,但约束我国转口交易的目的一直存在。
首要我觉得影响比较大的一点在于东南亚区域。受中美交易抵触影响,东南亚国家关于我国企业出资的心情比较杂乱,由于这届特朗普政府关于封堵我国转口交易的目的适当显着。
由于美国关税方针具有连带效应,假如我国企业在东南亚设厂,地点国或许因与我国的交易相关,被美国“连带制裁”,导致当地企业对美出口也面对高关税危险。例如,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本乡企业本来对美出口关税较低,但跟着我国企业很多涌入并扩展当地出口规划,美国或许将该国全体视为交易管控方针,进步关税。
这种局势下,东南亚国家都会面对两难挑选,关于中企的转口交易局势也是有直接影响的,究竟我国和东盟的经济依存程度适当之高。
对美转口交易本质上是短期行为,备选计划是有必要的
调查者网:长时间以来东盟一直稳居我国最大交易同伴之位。4月14日,我国—东盟自贸区3.0版商洽现已实质性完毕。其间,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作为东盟的中心成员国,您以为这些商场别离都有什么样的特色?接着您前面说的,我国该对在东南亚的转口交易做出什么调整吗?
达尼:我以为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在招商引资战略上存在显着差异。
泰国和马来西亚与墨西哥相似——本身具有必定工业基础,但对外依存度较高,工业化才能未能有用向本乡企业搬运,经济方式倾向“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安装和补偿交易四种外商直接出资方式的总称),仍旧以外资主导。一旦外资撤资,本国剩下工业才能有限。
而越南前期学习我国方式,经过开放方针招引企业入驻,一同要求外资企业助力进步本乡工业链。现在,越南已具有电动车拼装才能,虽中心部件多依靠我国,但已完成本乡产品量产,体现出工业工业链的显着进步。跟着国家对本乡企业扶持力度加大,越南推广民族工业方针,对外资准入要求日益严厉。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越南因高度依靠出口,且对美国商场依存度较高,在经贸协作中面对着特别压力。上个月,60多家美企高官,包含英特尔、苹果、波音等前往越南洽谈协作,韩国三星在越南也已布局六家制作厂且持续加大出资。作为东南亚展开势头最强的国家,越南明显不肯经济增长势头被打断,因而在应对美国“对等关税”问题上,所接受的压力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存在显着差异。
因而,我国在东南亚的转口交易不行防止会遭到冲击,但详细的影响还有待张望。我以为转口交易本质上是短期行为,在其时全球经济局势下,企业不能将其作为长时间依靠的运营战略,有必要拟定应对转口交易受阻的备选计划。
对此,企业应从两方面着手调整:其一,活跃开发新产品,大力开辟新商场,脱节对美国单一商场的依靠;其二,逐渐下降美国商场在全体出售中的占比,事实上已有不少企业在前几年就开端布局非美商场或展开自营产品。回忆十年前,光伏企业因欧美制裁,经过迁至东南亚设厂展开转口交易。其时美国因本身动力缺少、本乡产品价格昂扬,对这类“东南亚制作”的光伏产品给予关税豁免,这种退让本质上是美国在权衡利弊后的无法之举。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是企业运营的重要原则。连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期也在敦促本国企业慎重出资美国,我国企业更应清醒认识其时世界经贸局势,加速多元化布局,下降运营危险。
马克龙呼吁欧盟企业暂停在美出资 视频截图
调查者网:这次“关税风云”下,欧盟的心情也很有意思,在欧盟宣告对美加征25%关税的次日,美国便宣告暂缓“对等关税”90天。随后,欧盟也宣告暂缓对美关税90天。4月8日下午,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交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办视频谈判,中欧两边都表明支持重启中欧交易救助对话机制,评论交易搬运问题。在一同面对美国关税压力之下,您以为中欧企业未来在协作方面会有哪些进一步的推进?
达尼:我觉得全体来看,这是第一个好工作。我国和欧盟之间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阻止,比方俄乌抵触便是一个重要要素,所以中欧走到一同是需求一些外部动力去推进的。就像咱们前次谈到的“三道围墙”,尽管欧洲商场现在经济生机没有那么强,全球竞争力也在走下坡路,但欧洲人相比较而言仍是能够坐下来谈的。
相反,美国最近除了在关税方针上约束我国外,还有两件事需求重视。一件事便是美国海关撤销800美金以下的“小额豁免”方针;另一件事便是美国“14117号行政令”上星期收效了,该行政令将约束“外国对手”以任何方式触摸美国公民灵敏信息。
现在,这条规则现已冲击了为我国互联网出海服务的世界付出渠道,由于它们对美国公民的金融信息有必定的触摸。对此,PayPal、Square等企业都在进行深度调整。最近,一家微软企业的外包公司微创也进行了大裁人,首要是在我国区的约2000人微软项目组。并且从上一年开端,微软还关停了在我国大陆的一切授权实体店。
美国对数据安全极为灵敏,许多法案和规则,适用范围广泛,简单被扩展解说的罪名,具有“口袋罪”的特色,与我国协作的部分美企渠道都被逼过度自审自纠,挑选与我国商场切开,部分公司乃至很长时间内,其全球职工都不能在我国境内接入公司网络。其时,美国政府对该规则的履行,使得我国跨境电商、游戏、线上短剧商场都呈现必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危险。
所以,美国对我国的针对,绝不只是只要关税一件事,而会触及国家安全、数据安全,再到要害工业的展开等等。从这个视点来说,尽管面对“散装”的欧洲,我国企业常常面对企业运营问题,但欧洲商场远没有美国那么严厉。像是我国的科技龙头企业、ICT企业、“新三样”企业,进欧洲的难度都要小得多,而像我国轿车工业未来在中东欧、南欧区域估计都会展现出比较大的经济生机,如西班牙、匈牙利、波兰。
美国微软公司在我国的首家合资企业微创软件,据报将中止在华事务并裁人约2000人。路透社
即使没有美国,世界交易是不是依然工作?
调查者网:其时世界局势杂乱,特朗普政府的系列行动促进中欧联系走近(如欧盟近期表态),中日韩也在上月举办谈判,RCEP框架下的区域协作与中欧互动对全球经济格式含义深远。美国无差别关税方针既冲击全球供应链,也露出其国内保护主义与霸权诉求的对立。这种方针抵触是否客观上为新式商场构建多元协作网络发明了空间?企业层面该怎么捉住这一关键调整商场布局?
达尼:其实近期由于美国的关税方针再一次引发了那个问题:全球化完毕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美国无法代表全球,特朗普更不能代表美国,他仅代表美国内部分裂的南北极中一极的部分集体。其相关主意并非新现象,早在二三十年前,欧美提出树立世界交易组织时,就以不和形状并存。无论是外资进入我国,仍是我国企业出海,都会面对本乡保护主义与商业协作力气的博弈,国家利益思维和商业帝国思维一直彼此比赛。
美国近期建议的无差别关税战,让许多人开端考虑一个问题:即使没有美国,世界交易是不是依然工作?俄乌抵触初期,也有人以为全球化走向完结,极点状况下乃至提出 “半球化”的说法。
那么,为何关税战会引发“全球化完毕”的考虑?首要仍是由于许多企业过度依靠美国商场,无论是依靠美国品牌商、渠道商订单,仍是在跨境电商中重仓美国商场,都体现出严峻的认知途径依靠。另一方面,一些企业采纳转口交易到美国,虽短期有用,但从长时间看依然难以持续,且现在不少国家已对我国转口亮起红灯。
咱们曾经做海外商场的时分,常常就会跟其他客户说,“不要只重视一家两家供货商,你就应该把咱们当成你的第三家供货商,从而去激活你的整个供货商系统”,客户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其实,这放在世界上也是一个颠簸不破的道理,多极总比一极来得好,关于企业、国家而言,这意味着有更多腾挪的空间去分摊危险。
现在美国的方针表现出极大的对立性和不确定性。一般来说,制作业和美元霸权两种不行兼得,一方面,美国期望制作业回流到本乡,全体也呈现出孤立主义的倾向。另一方面,美国依然期望保持美元霸权,持续“号令全国”。如此对立的方针能否完成它的方针方针,外界都是表明置疑的。
不过,美国企业由于寻求本钱效益而供应链过度搬运海外,并以技能和海外本乡化率换商场,导致今天美国技能流出失控,国内制作失掉竞争力,公司赢利不回归美国本乡的事例,能够给我国起到一个非常好的警示效果。我国现在有许多在海外建厂的企业,因而,确保制作业的相对可控,是咱们拟定未来方针的一个重要考量。
本文系调查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念,不代表渠道观念,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查法律责任。重视调查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览兴趣文章。